1988年中越海战(1988年中越海战伤亡)
1988年中越海战(南海争端的转折点)
背景 1988年,中越两国在南海地区的海洋权益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越南方面为了维护自身主张,不断在南沙群岛及其周边海域进行非法侵占活动,妨碍了中方的正常开发和利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方决定采取军事行动。
年交火的南海赤瓜礁海域位于中国岸基航空兵歼-8战斗机作战半径边缘,航空兵战斗机无法及时提供空中掩护,薄弱的舰空导弹防空火力难以抗击越南航空兵制导武器空袭。
中国与越南曾于1974年、1988年在南海的西沙及南沙爆发海战。西沙海战 西沙群岛位于海南岛东南约330公里处,由宣德、永乐两个群岛和其他岛礁组成,是亚洲东北部通往东南亚的必经之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早在汉武帝时期,中国人就开发了西沙群岛。
此后,中越南海争端不断升温,1977年5月12日,越南发布《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关于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声明》,特别提到西沙和南沙是越南领土。
1988年中越海战谁指挥的
年中越海战中,南海舰队的舰队指挥员是陈伟文,他时任舰队参谋长。在对峙过程中,越南海军首先开枪,陈伟文下令反击,取得了一定战果。中国方面仅有1人轻伤,无人死亡,成功收复了9个岛礁,并击沉了越南海军2艘舰艇、重伤1艘。越军死伤人数超过300人,被俘9人。
南海舰队派出的舰队指挥员是陈伟文,时任舰队参谋长,在和越南海军对峙中,对方首先开枪,陈下令反击,击毙越南百余人,击沉军舰数艘,己方无一牺牲,有1人负轻伤。战争结果 中国方面:舰艇编队中第二小组上礁考察队长杨志亮1人受伤,无人死亡,收复9个岛礁,击沉越南海军舰艇2艘、重伤1艘(后沉没)。
陈伟文,广东台山人,海军少将。中越14海战中方指挥官。1988年3·14海战指挥官--陈伟文少将(战后晋升)。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在3·14海战结束后即调离一线岗位,1995年退休。
年3月14日,在南沙群岛赤瓜礁海域,中国海军舰艇与越南海军舰艇爆发了武装冲突。冲突源于中国与越南在南中国海及南沙群岛所有权问题上的利害冲突。海军少将陈伟文率领的中国海军502号、531号、556号护卫舰,在执行巡逻与考察任务时,遭遇了越南海军的挑衅。
最后一场战争为中越海战,在1988年以1人负伤的代价击沉越南军舰2艘击伤1艘,中方战斗舰艇主要有531舰和556舰,由于在南海作战,上级指挥不便,所以指挥者为53556舰舰长。
权威依据:《中国新闻周刊》2013年第18期5月27日《“中国现代海军之父”——刘华清》专题里文章之一《南沙机遇》(本刊记者/韩永) ;《现代舰船》2011年第10期《6次海战亲历者 常胜将军陈伟文访谈录》,搜狐网站转载标题为《1988年中越南沙海战中方指挥官》 。
中国在哪一年用军事两个小时打压南洋的某个城市
年。1988年3月14日,中越两国的士兵在礁岛上产生了非常激烈的冲突。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远远超出越军的想象,南沙海战告终,中国军队两个小时打压南洋的某个城市。军事,即军队事务,古称军务,是与一个国家及政权的国防之武装力量有关的学问及事务。
第二阶段:从20世纪初到1950年代初,是“下南洋”的高峰时期。20世纪前期,中国国内兵连祸结,战火不断,而东南亚则得到殖民宗主国的扶持,除了传统的种植园、采矿业外,铁路、航运、金融、制造等新产业也获得空前发展,急需熟练劳工,仅1922年-1939年间,从厦门等港口出洋的移民就超过500万。
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
北洋水师1888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刘公岛正式成立,在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创建1874年日本派兵登陆台湾企图将之占据,清兵以仅有之战船赴台将之驱逐。事件引起朝野的警惕,清政府于是决定每年拨出四百万两作为经费(实际用在购置军舰款项只为每年一百万两),加快建设海军。
美国南北战争时间:1861年4月12日 - 1865年4月9日 南北战争(American Civil War)即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内战。
中共的最后一次海战
是1988年中越南沙海战,我英勇顽强的人民海军“南充”号、“鹰谭”号和“湘潭”号三条护卫舰,在永暑礁附近海域取得击沉越南炮舰一艘,重创两艘的好成绩。
年3月14日中越南沙海战,我海军舰艇击沉越船一艘,击伤敌船四艘,毙、伤敌60余人。俘虏越军40多人,其中中校军官一人。我舰艇轻伤三艘、牺牲6人,伤18人。
年8月23日至10月5日期间,建己威给则负多都李地区爆发了一场被称为“八二三事变”的激烈海战,这场战役主要以金门及其周边海域为战场,国共两军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炮击对抗。
中越南海海战海战经过
〖One〗、2月2日,越南海军试图抢占中国军队占据的礁盘,中越海军在礁盘上对峙近一个月。 2日后,中国海军的502号和531号舰艇编队相继加入,集结了包括驱逐舰和护卫舰在内的15艘舰船,力量增强。 3月13日,中国502号护卫舰在赤瓜礁发现越军三艘舰艇,越军企图同时抢占赤瓜礁和附近礁石。
〖Two〗、1988年3月14日,我国海军在南沙群岛赤瓜礁海域与越南海军发生武装冲突。 该冲突起因于中越两国在海及南沙群岛所有权问题上的主权争议。 中国海军502号、531号、556号护卫舰在执行巡逻考察任务时,遭遇越南海军挑衅。
〖Three〗、年3月14日,在南沙群岛赤瓜礁海域,中国海军舰艇与越南海军舰艇爆发了武装冲突。冲突源于中国与越南在南中国海及南沙群岛所有权问题上的利害冲突。海军少将陈伟文率领的中国海军502号、531号、556号护卫舰,在执行巡逻与考察任务时,遭遇了越南海军的挑衅。
〖Four〗、交战过程:在突袭行动中,中越双方爆发了激烈的交战。中方舰队利用优势兵力和装备,成功击退了越南方面的反击,并将越南方面的舰艇全部击沉。影响 中越关系:中越海战后,中越关系出现了明显的恶化,两国之间的矛盾和分歧进一步加剧。地区稳定:中越海战也对南海地区的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Five〗、在赤瓜礁上,东西仅200米的礁盘上,中越双方人员对峙,枪口相对。越军试图插旗挑衅,但被我军水兵杜祥厚和杨志亮应对。在冲突中,杨志亮受伤,中国海军指挥官陈伟文下令还击。中国502号舰炮火摧毁了越军604号船上的武器,随后604号沉没,越军在礁上人员投降。9时,越南505登陆舰也投降。
〖Six〗、年中越没有发生海战,1988年3月14日中国海军和越南海军在中国南沙群岛赤瓜礁海域发生的武装冲突,是中国海军的一场自卫还击战。结局:中国方面:舰艇编队中第二小组上礁考察队长杨志亮1人受伤,无人死亡,收复9个岛礁,击沉越南海军舰艇2艘、重伤1艘(后沉没)。越军死伤估计超过300人 ,被俘9人。
3.14”海战战争经过
1988年3月14日,我国海军在南沙群岛赤瓜礁海域与越南海军发生武装冲突。 该冲突起因于中越两国在海及南沙群岛所有权问题上的主权争议。 中国海军502号、531号、556号护卫舰在执行巡逻考察任务时,遭遇越南海军挑衅。
年3月14日,在南沙群岛赤瓜礁海域,中国海军舰艇与越南海军舰艇爆发了武装冲突。冲突源于中国与越南在南中国海及南沙群岛所有权问题上的利害冲突。海军少将陈伟文率领的中国海军502号、531号、556号护卫舰,在执行巡逻与考察任务时,遭遇了越南海军的挑衅。
“14”海战是距离中国军队最近的一次海上实战,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值得今人总结。参与对峙的越军最大口径武器也不过是HQ 505登陆舰的40毫米炮,其余两艘武装运输船均装备高射机枪,对我军舰队难于构成重大威胁。战斗第一枪是越军士兵走火打响,开战以后,越军立刻被彻底压制,9分钟越605运输船就被击沉。
这次海战显示中国海军经过1974年西沙海战后的建设,实力显著提升,装备优势明显。同时,也暴露了中国空中力量覆盖南沙群岛的不足,促使了后续对空中远程作战力量的强化。
标签: 1988年中越海战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